論著名稱
編著譯者
悼念 黃建輝老師
楊竹生
追念兩位賢學棣 - 陳育琦法官與黃建輝博士
黃宗樂
民事損害賠償責任成立要件上之因果關係、違法性與過失之內涵及其相互間之關係
王千維
「存活機會喪失」之損害賠償
陳聰富
因果關係的判斷在刑法中的思考
李聖傑
論證券交易法第二十條證券詐欺損害賠償責任之因果關係
莊永丞
國外渡假村會員卡交易與消費者保護
吳瑾瑜
U.S. EXPERIENCE IN DEFINING“FAIR USE”IN THE MP3 WORLD
Wu, Amy Y.
中美家庭暴力事件有關保護令制度之比較研究
陳世杰
論著名稱 :
悼念 黃建輝老師
編著譯者 :
楊竹生
摘  要 :
本文為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系主任楊竹生教授為悼念黃建輝老師所寫,論述與黃老師共事多年之了解,深知黃老師樂觀開朗、敬業樂群,不但為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全體師生所敬重,亦為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全體師生所敬重。為尊崇黃建輝老師平日熱愛基礎法學研究,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特與國立高雄大學法律系共同舉辦學術研討會的機會,以茲悼念,並特為文感懷其對二系之貢獻。
全 文 內 容
論著名稱 :
追念兩位賢學棣 - 陳育琦法官與黃建輝博士
編著譯者 :
黃宗樂
摘  要 :
本文為台大法律系黃宗樂教授悼念陳育琦法官與黃建輝博士所寫,二人均為好學不倦、力爭上游、志業有成者,正當前程萬里之際,卻都英年早逝,讓人不勝欷歔!雖「有生者必有死,自然之道也」,「死生之短長,時也」,「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但像這樣溫文儒雅、尊師重道、有情有義的人卻短命而死,仍讓人十二萬分不捨!堪可告慰的是,其等生命均曾燦爛過,死後又有很多人哀悼他、懷念他。
全 文 內 容
論著名稱 :
民事損害賠償責任成立要件上之因果關係、違法性與過失之內涵及其相互間之關係
編著譯者 :
王千維
摘  要 :
在「損失歸所有人承擔」的前提下,被害人所遭受之損害,必須符合一定之要件,始得轉嫁由一定之人加以承受,從而基於過失責任主義之原則,一個損害賠償責任的成立,必須包含構成要件該當性、違法性以及有責性(或歸責事由)等三層結構。同時構成要件該當性又包含行為、第一次現實損害結果以及行為與第一次現實損害結果間之因果關係等三個組成因素。在這個意義下,責任成立的因果關係、違法性以及過失等歸責要件便成為決定損害賠償責任是否成立的幾個重要樞紐。在此本文首先自事實面以及法律面之觀點論述責任成立因果關係之內容。其次,本文在肯認違法性之本質乃係法規範所定行為義務的違反下,就結果不法說與行為不法說之爭議,檢討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第一項第一句之原始構成要件,進而將符合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第一項第一句構成要件之行為,區分為直接危害絕對權之作為與間接危害絕對權之行為等二種類型,並且此等二種不同的行為型態,分別受到防止結果發生之行為義務以及防止危險發生之行為義務之規律。此外,其他損害賠償責任之構成要件上亦同樣明示或隱含著法規範所設定的行為義務。至於,過失意義範圍內的注意義務與違法性意義範圍內的行為義務其內容固係完全一致,然而違法性與過失二者仍有差異,換句話說,過失之成立,除同一內容義務的違反外,尚須按一定標準檢驗行為人對該等義務之內容是否符合「可預見性」以及「可期待性」之條件。最後,違法性與因果關係之互動,乃表現在「相對化的違法性」之理念上。而過失與因果關係之發生關聯,則在行為人對於違反義務後所導致之因果歷程與結果的可認識性上反映出來。
全 文 內 容
論著名稱 :
「存活機會喪失」之損害賠償
編著譯者 :
陳聰富
摘  要 :
關於「存活機會喪失」與「死亡」,或屬被害人之損失、或屬侵害事實之現象。但是,一般侵權責任法所填補之損害,則為被害人因「存活機會喪失」或「死亡」所生之費用支出與精神痛苦。至於,因果關係之成立,本文認為宜採取寬鬆之態度,以實質因素說或比例因果關係說,肯定被害人之損害賠償請求權。至於,存活機會喪失後,加害人所得請求損害賠償之數額,因被害人在醫師誤診前,其存活機會業已減損,基於合理分配損害之原則,本文認為,加害人所應賠償者,應僅為被害人喪失存活或治癒機會的損害,而非被害人全部損害(死亡、截肢)之賠償。
全 文 內 容
論著名稱 :
因果關係的判斷在刑法中的思考
編著譯者 :
李聖傑
摘  要 :
依照目前國內的學者通說,因果關係的判斷就刑法而言,其所主要牽動的問題,還是被定位在結果犯的犯罪判斷之範疇,尤其是對於結果犯的客觀構成要件是否成就的檢查。事實上如果可以對因果關係之概念,重新從原因與結果在刑法中所應具有的意義而作思考,因果關係的意義在刑法上顯然應該有廣狹之分,這不僅是概念分析的必然,也是考量刑法的性質時,在方法學論理的應然。本文首先就因果關係的意義包攝作為出發,嘗試在犯罪判斷檢查以外賦予因果關係刑事立法政策之具體思考的功能。其次在固有意義的因果關係之判斷,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因果關係的檢驗在犯罪判斷體系中所被呈現的定位,本文分別從國內學說與實務的見解來探討應用客觀歸責學說的可能性。最後並介紹德國對於因果理論中條件理論的使用與近年來該理論於德國所出現的修正思考。
全 文 內 容
論著名稱 :
論證券交易法第二十條證券詐欺損害賠償責任之因果關係
編著譯者 :
莊永丞
摘  要 :
本文在尋求減輕原告證券交易法第二十條舉證責任之任何可能的解套方案,以冀證券交易法第二十條之立法目的得以實現。首先,試圖藉由美國侵權行為法關於詐欺行為因果關係二階理論的介紹,導引出美國證券詐欺因果關係二階理論的演進歷程。其次,則深入探討二階理論中有關「交易因果關係」理論,並評析美國判例所發展之「詐欺市場理論」的功過得失。接下來的第四節,則針對「損害因果關係」的認定標準,加以說明,並藉此釐清損害因果關係適用時的若干盲點。文末,則以本文所導出推定因果關係的論證,建議我國證券交易法第二十條將來修法的方向。
全 文 內 容
論著名稱 :
國外渡假村會員卡交易與消費者保護
編著譯者 :
吳瑾瑜
摘  要 :
休閒旅遊風氣日盛,除傳統的自助或隨團等定點式旅遊活動外,承購分時渡假權,以便於世界各地的國外渡假村渡假,並使用其休閒娛樂設備,衍然形成另一類甚具吸引力的新選擇。然而販售國外渡假村會員卡的代理商,往往使用誘騙欺罔的銷售手段,以達締結契約目的。而契約中又內含諸多顯失公平的條款,剝奪消費者於現行法下所能主張的權利,因此糾紛頻傳。中央主管機關交通部觀光局已著手研擬定型化契約範本,希望能藉此確立標準杜絕紛爭。不過分時渡假權的法律關係複雜,而且具高度的國際性,以國內消費者保護法與主管機關的定型化契約範本來規範,不僅力有未迨,成效亦讓人質疑。本文逐一說明分時渡假權的法律關係,分析實務上所衍生的問題,參考德國法的經驗,指出我國現行規範之不足,並建議制定特別法,才是斧底抽薪的辦法。
全 文 內 容
論著名稱 :
U.S. EXPERIENCE IN DEFINING“FAIR USE”IN THE MP3 WORLD
編著譯者 :
Wu, Amy Y.
摘  要 :
著作之「合理使用」,尤其是與MP3之間的相關議題,近來因台南地檢署對國立成功大學宿舍進行搜索,廣受媒體大眾之討論。究竟學生僅為其個人用途或享受而從網路上下載MP3,是否屬於著作之合理使用範圍,已成為討論之議題中心。從本次事件中學生與財團法人國際唱片業交流基金會(IFPI)的和解過程中可以看出來,唱片業者主張學生下載MP3的行為,對其著作權有所侵害的。對此法院尚未有判決之產生,且著作之合理使用範圍應為何,學界與實務界間也還未達成共識。台灣在這一波全球性的數位革命中,若想不落人後的躍進至科技尖端,有關於著作合理使用範圍的法律議題,應在能避免對數位與網路科技之發展造成阻礙的前提之下,以能保障大眾和著作人雙方利益的方式來加以解決。因此,本文意圖透過分析及討論之後,就美國在這方面的經驗,幫助台灣探討如何在未來處理與MP3科技有關之「合理使用」議題。
全 文 內 容
論著名稱 :
中美家庭暴力事件有關保護令制度之比較研究
編著譯者 :
陳世杰
摘  要 :
保護令制度是現代家庭暴力防治法解決家庭暴力事件的主要程序,其運作之良善與否和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立法目的直接相關。我國家庭暴力防治法中之民事保護令部分,自民國八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生效施行以來,在立法及實務運作上仍有待借鏡法制上較先進之美國法,此所以作者於九十年七月至十月間受司法院之指派前往美國紐約市、華盛頓特區及波士頓市,就保護令制度中之聲請人、聲請原因、保護令之種類與內容、聲請與審理程序、送達、執行及違反保護令之責任等課題,從事美國法與我國法之比較研究,而完成本文,希望能作為將來實務運作或修法時之參考,因此本文較偏重於兩國法制及實務運作之介紹,而與探究特定課題之論文稍有不同。
全 文 內 容
 
中原大學法學院財經法律學系 桃園市中壢區中北路200號
E-mail:law.review@cycu.edu.tw cycu.lawreview@gmail.com Tel:(03)2655501~5 Fax:(03)2655599
※※ 著作權所有 未經正式書面授權 禁止重製轉載節錄 ※※